山东省威海师范学校,创建于1942年,近年来,威海师范学校连创辉煌业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红杏出墙”“一枝独秀”,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全省乃至全国已颇具影响。学校占地面积8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建有办公楼、音乐楼、图书实验楼各一幢,学生餐厅、礼堂各一处,教学楼两幢,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各三幢。配有标准化的理、化、生、音、体、美、电教设备。现有全省一流的生物标本室、科技教育室和航模室。建设了微机室、语音室、音像资料室、演播室、闭路电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98年,又新建了高标准的微机教室、课间制作室以及多媒体教室。音体美设备齐全,尤其是音乐,现有钢琴45架,各类风琴213架,近年来,更新了舞台灯光音响,装修了高标准的音乐教室和舞蹈厅。田径运动场地2万多平方米,设有400米环形炉渣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学校现有教职工170人,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70人。学校开设普通班、音乐班、英语班三个专业(其中,五年一贯制大专班2个,3+2小教大专试点班3个),经省、市教委批准从97年开始招收小教大专试点班威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近年来,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调整教育思想为“坚持三个面向,突出师范特点,立足教育改革,培育现代师资”。调整了新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八字校风:“祥和、宽松、勤奋、严格”;开辟“三土”圣地:把威海开辟为“一方净土、一方沃土、一方乐土”;坚持四性原则:“示范性、师范性、规范性、适应性”;抓出“三特”效果:“学校有特色、处室有特点、师生有特长”。
在这个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学校深化了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威海改革:“教学——经验——科研”的旧模式为“科研——经验——教学”的新模式,做到以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工作。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来有近30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96—98年,学校共推选出近百篇优秀论文参加省师范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共有二十多篇论文获奖。威海连续两年被评为“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还于95年,联合福建、江苏等三省六校创办了跨省期刊《师范教研》,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理论阵地。学校对“两学八法十项功”的研究,对中师生人才类型的分析设计,对基本功训练“五期引导”的经验,通过各种媒体在全国推广(论文《基本功训练的“五期引导”》和《中师生人才类型分析》分别在96年的《中国教育报》、97年的《师范教育》上发表)。八十年代初,学校把《两学八法十项功》的教学作为教改命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两学(教育学、心理学),八法(小学语文、数学、品德、自然、历史、音、体、美八科教法),十项功(读、说、写、作、弹、唱、画、字、体、管)受到省教委表彰,并在省内外推广。近年来,学校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强化“两学八法十项功”训练的基础上,又重点加强了五项通用基本功(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训练成果,在历次毕业班学生的基本功测试中,威海毕业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在全市遥遥领先,威海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威海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具有威海特点的四个系列:一是培养目标系列,二是队伍系列,三是制度系列,四是教育内容与活动系列,使学生未出校门先铸师魂,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威海多次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好评。1991年因办学成果突出,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2年被评为“威海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师范学校”;1996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学校”光荣称号。目前,学校正在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环境诸方面向中师教育现代化迈进。按照威海本世纪的总体发展规划:2000年前,达到培养目标专科化的要求,试点工作正在稳步实施,学校正致力于到本世纪末,把威海建设成为培养能胜任现代小学教育师资的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