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除却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外,少有精品。虽有欧阳修这样的大家,所修的新五代史也有诸多不足。至于脱脱所修宋史,宋濂所修元史,粗制滥造,其质量之差令人作呕。因而,中华史学虽六千年薪传不绝,自陈寿后,正史却少有佳作。《明史》虽然成就比不上前四史,仍然是二十四史中较为优秀的作品。
《明史》是清乾隆年间“钦定”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也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比较脱脱修宋辽金史仅用半年,宋濂修元史前后一起仅用一年左右,其共细可想而知。
费时如此之久,主要实际上是政治原因。顺治开馆之时,主要的负责大臣为洪承畴、范文程和冯铨等降臣,顾虑很多,同时,清政府同南明的战争没有结束,士大夫多以南明为正统。加上冯銓为明没阉党,名声恶劣,因此修史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直至康熙十八年,在平定叛乱,社会局势稳定后,才又由康熙指定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继续修攥。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今日通行的明史提为张廷玉等编纂。
明史实际上主要的修攥者,是黄宗羲的得意弟子万斯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老于明末就注意总结明王朝的失败经验,注有《明文海》,《明史案》并编纂了大量的资料文件。同时,黄的儿子,顾的外甥,都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在诸位编攥者中,万斯同功力最为深厚。在其病逝后,总编王鸿绪整理其资料,编成王氏《明史稿》(对此,当时和后来不少人颇有微辞,认为王氏属于“剽窃”)。雍正元年(1722)至乾隆四年(1740),由张廷玉主持对王氏的《明史稿》进行修改,成为今日的《明史》。因此,可以说,明史的诞生,是明末清初以来许多优秀学者共同呕心沥血的结果,其水平,自然可想而知。
明史的优点,最突出在于资料翔实丰富,当时可资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实录”而外,尚有邸报、方志、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时《上总裁第二书》中说,仅各地的方志藏于国家图书馆者,即达三千余册之多。此外,如明人王世贞著述的《锦衣志》、《中官考》等,都对明朝特务统治和宦官之弊有系统地作了介绍。这些,都使明史的修撰者们较之各朝修官史者,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以名家裁减得当,使之充实而不芜杂,精当而不粗疏,史学价值及其之高。同时,其论判公允,能够秉笔直书。最为典型的,就是为袁崇焕平反一例。
至于体例,我到不以为明史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所谓土司,瓦喇的传记,自然是发韧于太史公。而阉党,上司等传,无非是继承了明代士大夫党争的牙慧。对于万历以来明朝和建州的关系,叙事偏于笼统晦昧。侮蔑李自成,张献忠为流贼,对南明王朝的含混,都是这部书的缺点。而且,对于那些投靠满清并立过功劳的名将名士,一律归入贰臣,如钱谦益,如洪承畴等等,虽然解气,却未免刻毒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