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注意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城市中心区建“绿肺”,“还绿于民,善莫大焉”。城市广场的设计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
■和谐
城市广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应该和所在城市地段的建筑、交通、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城市规划等和谐一致。“建筑围合广场。广场烘托建筑”,西单文化厂场设计中将华南大厦的中轴线进一步协调,使广场和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形成完整的“城市片段”。城市广场应和空地自然形态结合,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如果对海不开口,则其魅力全无。城市开放空间是“步行人的天堂”、“城市的起居室”,因此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驳很重要,使步行人方便抵达广场,享受广场。
大城市有大城市广场,小城市有小城市广场,大的气魄,小的亲切,不可盲目求大;大而无当,失去开放空间的意义。所以评价标准第一条就是和谐一致。
■个性
城市广场是有个性的,天安门广场是政治活动广场,强调庄严、肃穆,有些广场则有纪念性、商业性、文化性的不同,而有些则追求自然情趣和野趣。建成城市中的绿洲。建筑师应善于用建筑语汇去表达不同的个性广场,不可千篇一律,手法单一,滥用轴线和批发雕塑。因此评价标准第二条是个性鲜明。
■舒适方便
“城市广场做围墙”,“草地上铺暗铁丝网”的做法显然与舒适方便相违,北方城市广场过大的草地如何解决步行人踏草地的问题,避免草地变成“只能看不能享受的摆设”,正是需要建筑师解决的问题。西单文化广场采用了草地上方格路网的做法(8米×8米方格),是一个解决的途径。城市广场的每一个细节、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应体现出对人的关怀,这与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美感
城市广场的形式形态,当然应给人以美感。美感需要精心设计空间比例铺地形式、草地形状、水面尺度,植物选种都应是美的。是优质的环境。一般说:笔者认为绿色在广场中应该唱主角,强调足够的绿化率,使广场成为“绿色广场”,“志市森林”,“城市园林”,“人工环境中自然环境”,“尽量做到人工环境隐藏在自然环境之中”,而过分的强调轴线,过多的铺装,杂乱无章的小品,大尺度粗陋的雕塑,都会对环境百害而无一利。可见,评零标准的第四条应是优美宜人。
■内涵
优秀的广场设计有丰富内涵,追求地域的认知感,设计人善于挖掘地域要素,善于“基因移植”。创建“可读性”和“可印象性”作品。进而形成地域性的标志,如华盛顿中心广场的方尖碑,布鲁赛尔大广场的城标,巴黎夏洛克广场的水池及铁塔,意大利米兰市从多摩教堂广场到斯卡拉剧场的广场群以及具有欧洲客厅美誉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堪培拉的围合广场等。这些都因有丰富的内涵而驰名世界。但内涵应强调的是含蓄。含蓄就是让观赏者有思考的余地,景忌“一览无余”,情忌“一语道破”。意境是感官接受外部刺激之后产生的联想,感受不是靠说教得到的。有个广场设计说要反映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居然堆砌了500多个雕塑,这种说教灌输是很难动人而达到丰富内涵的,只会失之于矫揉造作,终于浅薄告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常务副总建筑师
|